首页 动态 正文

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子公司完成数码港元第二阶段试验

 2025-11-03  

11月3日消息,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子公司宣布,已顺利完成香港金融管理局“数码港元+”项目的第二阶段试验。此次试验的核心目标是验证“数码港元”在跨银行、跨区块链环境下的可编程支付功能及技术可行性。这标志着香港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的应用探索正从理论研究迈向更高层次的实际验证阶段。

据建行香港方面介绍,本次试验主要聚焦“可编程货币”(Programmable Money)的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智能合约技术,测试团队成功实现了数码港元在多个金融机构之间的跨链结算与预付支付功能模拟。例如,在商业支付中,可编程功能允许资金根据合同条件自动释放,从而实现“资金自动化执行”和“条件触发支付”等特性,显著提高了交易效率与资金透明度。

此次测试覆盖了跨银行支付、跨区块链通信以及多方结算等复杂场景。建行香港子公司利用多种区块链底层架构,包括许可型区块链与混合链结构,对不同技术体系下的数码港元设计进行了可行性评估。通过系统集成测试,团队验证了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探索了未来在多金融机构体系中实现“数码港元”统一流通的技术路径。

“数码港元+”项目是香港金管局为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本地金融体系中应用而发起的重要实验计划。该项目分阶段推进,旨在测试数码港元在零售支付、批发清算、跨境贸易结算等多种场景下的潜力。第二阶段重点关注“可编程货币”特性及其在商业生态中的创新应用,如自动化支付、智能合约托管和供应链融资等。

建行香港表示,实验结果显示,可编程数码港元在跨行结算、资金托管和企业支付等领域具有显著的效率提升潜力。通过在不同区块链平台上的联合测试,项目验证了数码港元可实现高安全性、低延迟的跨链结算机制,为后续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此外,试验还从监管角度评估了在多链架构下的合规性与数据保护要求,为未来政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业内人士指出,建行香港的成功试验不仅是香港推进“数码港元”研发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中国大型银行在数字货币技术创新与国际金融合作中的领先地位。香港金管局早在2021年就启动了数码港元的技术研究,并与多家商业银行和科技企业合作测试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此次建行香港的阶段性成果,显示出香港金融体系正在积极拥抱可编程货币时代,推动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随着测试的深入,可编程数码港元有望在零售支付、预付卡、智能合约融资等场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当“数码港元”进入试运行阶段后,公众或将能够通过智能设备直接使用可编程货币完成特定支付任务,例如分期释放工资、自动支付账单或指定场所消费等。这将极大丰富香港本地金融科技生态,促进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子公司完成的“数码港元+”第二阶段试验,不仅为香港金管局推进CBDC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也展示了金融科技在跨链支付和智能合约领域的巨大潜力。随着更多商业银行和科技机构参与后续阶段实验,香港在数字货币创新与应用落地方面有望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