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2025年10月,菲律宾参议院正在审议第1330号法案,该法案由参议员Paolo Benigno "Bam" Aquino IV于8月底提出,计划投入约860万美元将国家预算记录上链,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并遏制腐败。这一举措的提出,背景是公众对菲律宾约92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涉嫌违规的强烈关注,政府希望通过创新技术来增加财务透明度,减少腐败行为。
然而,尽管区块链技术被广泛视为解决数据透明度和安全性问题的工具,多位法律专家对这一法案提出了担忧。前菲律宾总检察长Florin Hilbay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单纯依靠区块链技术并不足以自动提升透明度或遏制腐败,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区块链本身并不等于透明,它可能被简化为一个营销工具,”Hilbay警告说。换句话说,虽然区块链能够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和审计机制,数据本身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仍然难以保证。
此外,科技法律专家Russell Geronimo也表示,菲律宾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于采购监督、审计流程和举报人保护机制的薄弱。“即便数据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如果没有有效的采购监督和审计机制,腐败行为依然可能通过其他渠道发生。”Geronimo强调,政府需要对现有的审计体系和监督机制进行全面强化,而不仅仅依赖技术手段。
菲律宾金融科技律师协会(FinTech Lawyers Association of the Philippines)也对此法案提出了意见。协会指出,如果区块链基础设施由私营实体控制,可能导致公共数据的私有化,从而削弱政府对预算数据的控制权。协会建议政府应保留对预算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采用开源协议来确保区块链系统的透明性,避免某些供应商通过技术封锁形成垄断。
这一系列专家的警告突显了一个问题:技术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公共部门的腐败问题。虽然区块链技术因其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被广泛推崇,但其能否有效防止腐败,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更强有力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专家们认为,政府应当将技术的使用与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加强采购和预算管理的监督、审计以及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机制,以确保技术能够真正为公共财政带来更多的透明度和效率。
公众对菲律宾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的关注已持续多年,尤其是在多个项目涉嫌违规的情况下,这一法案的提出无疑是试图回应社会对政府支出的监督和透明度的需求。然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菲律宾第1330号法案虽然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区块链提升政府透明度,但如何确保该技术能与现有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有效结合,防止其沦为形式上的工具,仍然是政府和专家们需要深思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动态 2024-02-01
新闻 2024-02-06
动态 2024-01-17
动态 2024-01-16
新闻 2024-01-16
新闻 2024-01-17
新闻 2024-02-20
新闻 2024-02-01
动态 2024-01-17
动态 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