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巴拉圭Ueno Bank率先部署后量子安全技术 引领金融量子安全新潮

 2025-09-12  

巴拉圭最大银行Ueno Bank近日宣布,将在其业务系统中采用抗量子电子签名和防篡改时间戳技术,成为全球首批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后量子安全技术的银行之一。此举标志着金融机构在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威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为全球银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量子安全解决方案。

据介绍,Ueno Bank此次部署的技术基于QANplatform的抗量子Layer-1混合区块链平台,并结合SignQuantum签名扩展,为电子文档和业务档案提供数学可验证的不可篡改记录。这意味着银行的核心数据和合同信息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高度安全保障,即便未来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迅速,也难以破解这些记录。

后量子安全技术的发展正受到全球关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随着量子计算能力不断提升,传统加密算法面临被攻破的风险。Ueno Bank的创新实践符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主导的后量子加密标准,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前瞻性的风险防控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部署不仅增强了银行内部的数据安全性,也为跨境交易和金融合同的可信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次技术应用覆盖电子文档签署、合同记录以及内部业务档案管理。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和抗量子签名,银行能够实现全流程的安全追踪和验证,同时减少人为篡改和数据泄露的风险。对于客户而言,这意味着金融服务将更加可靠和透明,也为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技术加持。

值得关注的是,Ueno Bank在拉美地区率先实施这一技术方案,其成功经验可能成为其他金融机构的参考模式。随着量子计算技术逐渐商业化,全球金融机构面临潜在的加密风险,而此次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可扩展的量子安全实践路径。专家指出,未来几年,类似的后量子加密和区块链技术结合应用,有望成为金融行业标准之一。

总体来看,Ueno Bank将后量子安全技术引入生产环境,不仅展示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前瞻性,也为全球金融机构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安全挑战提供了示范效应。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借鉴这一模式,实现数字资产和交易的长期安全保障。此次部署标志着金融行业在量子安全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