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中美经贸团队开展深入对话,聚焦重大议题交流合作

 2025-07-30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于7月29日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在过去一天半的时间里,围绕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所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通过既有的经贸磋商机制进行交流。此次对话双方就各自关切的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坦诚且富有建设性的沟通,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了积极信号。

此次磋商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进行的,显示出中美两国在关键时刻重启沟通机制、妥善处理经贸分歧的务实态度。李成钢指出,双方围绕一系列敏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开展了直接和开放的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彼此理解,也为未来可能达成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自6月5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以来,双方高层沟通频率有所提升,经贸团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密切。本轮对话正是两国元首共识的延续,标志着中美双方正在通过制度化方式维护经贸关系的稳定性,并试图在共同关切的议题上寻求突破。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双方讨论的内容可能涵盖贸易壁垒、关税政策、科技出口限制、供应链合作以及对等开放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经贸关系历经多年调整,在经历了贸易摩擦与技术博弈后,重新走向稳定与协商的意愿日益强烈。此次对话被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积极信号,尽管仍存在诸多分歧,但双方以“坦诚”和“建设性”两个关键词强调了对话的氛围与方向,显示出双方并未关闭合作大门。

中方代表在交流中继续强调互利共赢原则,指出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为全球企业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希望美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回到良性轨道。

对于未来中美经贸磋商的走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双方在制度安排、价值理念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差异,但通过高层互动与持续沟通,仍有望在特定领域达成务实成果。比如绿色能源、数字贸易、跨境投资保护等议题,可能成为中美合作的新着力点。

此次中美经贸团队的沟通,不仅体现了双边关系中“管控分歧、深化合作”的努力方向,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时,中美两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依然具备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愿。未来中美关系能否真正转暖,仍有赖于双方以更加理性和长远的视角,处理分歧、扩大共识,共同推动全球经济走向稳定与复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