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2025年5月14日区块链动态

 2025-05-14  

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伊维拉5月13日在东京强调,美国近年来单边征收关税的做法正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深远挑战。据彭博社报道,伊维拉当天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双方共同表达了对当前贸易紧张局势的关切,并指出尽管挑战重重,但多边贸易体系依然具备巨大的改革潜力。伊维拉指出,现阶段的贸易环境正经历由“地缘政治与保护主义”双重推动的结构性动荡,而这也为世贸组织推进机制改革和恢复争端解决功能提供了契机。日本广播协会报道称,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修复,重新确立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权威性。

 

在特朗普政府推动强硬移民政策的背景下,由民主党领导的20个州于本周二在罗德岛联邦法院提起两项诉讼,试图阻止联邦政府以扣留基础设施与安全拨款为手段,强迫各州配合执行联邦移民执法任务。诉状指出,美国交通部和国土安全部试图将数十亿美元本用于道路建设、反恐和紧急响应的拨款,与地方政府在移民执法方面的配合程度挂钩,涉嫌越权并违反宪法中联邦与州之间的财政权限划分。主导诉讼的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严词批评称,特朗普政府正将无关的资金当作政治筹码,以“非法手段威胁不服从的州”。此次诉讼被视为州政府在联邦制度下对行政滥权的制度性反击,也凸显移民政策与国家财政分配之间日益激化的政治对抗。专家指出,此类法律行动可能成为未来联邦政策制定中一个重要的牵制机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5月14日再次推迟了对贝莱德比特币现货ETF是否允许进行实物赎回的决定,并启动了公开意见征集程序。这一决策被市场视为对加密金融产品结构审慎监管立场的延续。SEC在声明中指出,根据《证券交易法》第19(b)(2)(B)条,将对该项拟议规则进行深入审查。在现有的现金赎回模式下,投资者赎回ETF份额时收到的是比特币变现后的现金,但若改为实物赎回,投资者则可直接获得比特币本体,从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滑点与套利成本。Bloomberg ETF分析师James Seyffart表示,实物赎回若获批,将显著改善ETF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同时也对市场波动带来潜在影响。除贝莱德外,SEC还同步延迟了对Grayscale的莱特币、Solana以及21Shares的狗狗币ETF的审批流程。

 

5月14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Cynthia Lummis与参议员候选人Bernie Moreno联合致信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指出新出台的企业最低替代税(CAMT)以及相关会计规则可能对企业所持的未变现数字资产收益征税,从而对美国的区块链产业造成抑制性打击。信中指出,若企业因担心税负而被迫出售数字资产以缴纳税款,不仅将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干扰,也可能削弱企业长期持有策略与创新能力。两位议员强调,如果财政部不能明确区分“已实现收益”与“未实现账面价值”,将导致税收扭曲与资源错配。此次行动反映出国会内部关于数字资产税务处理方式的广泛争议。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增强税基来维持财政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则面临来自科技与金融界对“技术压制式政策”的强烈反弹。议员呼吁尽快出台清晰、具前瞻性的税收指导方针,鼓励本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美国最大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近日宣布战略投资加拿大本土稳定币发行商Stablecorp,着眼于推动加元数字化代币QCAD的使用与普及。Coinbase加拿大区CEO Lucas Matheson在接受Cointelegraph专访时表示,加拿大在支付基础设施上长期存在短板,稳定币将成为解决方案中的关键一环。Matheson指出,加拿大目前缺乏高效的点对点支付网络,而电汇费用动辄高达45美元,手续繁琐、速度缓慢。而使用QCAD等法币担保稳定币则可以提供7x24小时、跨境即时支付的能力,尤其适用于电商、自由职业者与海外汇款等高频使用场景。尽管如此,加拿大在稳定币监管方面仍存不确定性。例如,当前尚未解除稳定币可能被认定为证券的法律障碍。Coinbase方面明确呼吁联邦政府制定专门的国家级数字资产战略,以明确市场边界与法律适用,从而提升加拿大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特朗普政府计划全面推翻拜登时期设定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出口管控框架,美国商务部已于本周二宣布,原定于5月15日生效的“AI技术扩散管制规则”将被正式撤销。该规则此前将全球芯片进口国分为三类,并针对中国等国家实施高强度出口限制,引发了英伟达(NVIDIA)、甲骨文(Oracle)等科技巨头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关键盟友强烈反对。据知情人士透露,新政府正在拟定一套替代方案,将放弃“一刀切”的出口审查制度,改为与关键经济体逐国磋商签署双边科技协议,以保留对AI技术扩散的战略性控制,同时缓解对美企国际业务的打击。此举不仅标志着对全球技术供应链政策的一次重大反转,也预示着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经济主权+技术联盟”的方式,重塑全球AI地缘格局。

 

据加密记者Eleanor Terrett爆料,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北卡州共和党人Patrick McHenry近日公开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Gary Gensler在私下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并不像他在公开场合表现的那样强硬。McHenry指出,Gensler在多个闭门会谈中对加密技术持“理解且谨慎支持”的态度,而他在任期内对币安、Coinbase等平台展开高强度监管行动,更多出于参议院对其连任的确认机制与党派斗争的压力。该披露揭示了美国监管政策表面强硬、背后摇摆的现实,也再次凸显加密行业正被裹挟在更大的政治游戏之中。这一局面或影响后续立法的节奏与SEC内部态度的演化。

 

根据4月10日披露的美联储社区存款机构咨询委员会(CDIAC)会议纪要,成员普遍对由非银行机构发行的稳定币表达了深度担忧,认为其可能加速银行体系“存款外流”,直接削弱地方银行对小微企业和家庭的信贷支持能力。委员会认为,当前稳定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类似于20世纪末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响,而其监管结构的不对等,加剧了金融体系内的风险与套利空间。特别是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大型科技平台若凭借稳定币切入支付与金融服务,可能大幅挤压传统银行的业务空间。委员会建议美联储、财政部与监管机构协调行动,制定统一的稳定币监管框架,要求银行和非银行发行方都遵守类似流动性与资本金规定。这一呼吁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稳定币需纳入全面监管”的立场高度一致,表明央行正逐步将稳定币视为系统性风险因子而非仅是金融创新工具。

 

瑞银集团亚洲财富管理联席主管Amy Lo本周在香港出席彭博“New Voices”活动时表示,随着美元资产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瑞银的高净值客户正主动转向黄金、加密货币及中国本地资产,以实现资产多元化与避险。Lo指出,“当前客户对黄金的需求空前旺盛”,不仅因为全球央行增持趋势延续,也反映出中美贸易关系的持续紧张。与此同时,加密资产和大宗商品作为对冲工具的角色正在被重新估值,尤其是在美国通胀预期反复、财政赤字高企的背景下。此外,Lo还提到,中国资产正受到部分亚洲投资者青睐,尤其是在地产政策宽松及制造业回暖迹象出现之后。整体来看,美元在全球财富配置中的霸权地位正面临新一轮削弱,这一趋势对未来全球资本流向和货币体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据Cointelegraph报道,已破产的加密借贷平台Cred的前首席执行官Daniel Schatt和首席财务官Joseph Podulka近日在加州联邦法院认罪,承认电信欺诈行为。他们利用不实披露误导用户出借资金,最终造成6500万至1.5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损失。两人承认,在2020年3月比特币暴跌导致平台出现严重流动性问题时,仍未披露真实财务状况,继续吸引新客户投资。Cred表面上声称运营“完全抵押借贷”模式,实则将大量客户资金投入高风险、无担保的小额贷款平台MoKredit。随着风险集中爆发,Cred于2020年11月宣告破产。尽管部分资产在此后升值至7.83亿美元,投资者仍面临长时间追回损失的司法程序。此次认罪案再度暴露了加密借贷平台监管真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提醒行业亟需建立透明的审计机制与强制性风控披露制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