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近日在国会作证时明确表示,美国“应成为全球数字资产的首选目的地”,这一表态被广泛解读为美国政府试图强化其在加密行业的战略主导地位。该言论正值立法者就制定统一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进行激烈讨论之际。贝森特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强调:“我们坚信,美国应为全球数字资产生态打造规范明确、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稳定,更是要让美国的规则成为全球参考的蓝本。”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包括欧盟、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司法辖区已加快部署数字资产监管体系。贝森特的表态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美国不愿在新一轮技术与金融融合的竞赛中落于人后。财政部正与国会密切合作,以制定涵盖稳定币、加密交易所和DeFi平台的新监管标准,从而为行业提供合规发展的道路。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近日在公开讲话中警告称,近期美国政府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的政策正在显著推高通胀预期,并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压制。他表示,“受访者广泛认为,关税是当前推动通胀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远大于预期。”鲍威尔指出,若关税措施继续执行,将造成输入型成本上升,企业将面临利润收缩和就业削减的双重压力。同时,长期通胀预期的非理性上升可能诱发“价格—工资”螺旋,干扰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面对记者提问,鲍威尔坦言:“目前无法给出关税透明化的时间表,而若现有关税维持不变,美联储在控制通胀与维持就业的双重使命上,今年内恐难取得实质性进展。”此番言论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失衡的间接批评。
OpenAI于今日凌晨正式公布一项全新战略计划——“OpenAI for Countries”,旨在与各国政府合作共同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计划紧随年初“星际之门”(Stargate Project)发布之后,进一步彰显OpenAI的全球布局意图。该计划第一阶段将在全球范围内启动10个国家级合作项目,涵盖医疗、教育、法律、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OpenAI将为各合作方提供专属版本的ChatGPT模型,进行本地化优化与服务部署。OpenAI强调:“我们认为AI基础设施不应只属于科技巨头或发达国家。通过‘OpenAI for Countries’,我们希望赋能每一个国家和人民,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与全球治理。”此举被认为是对抗中国、欧盟等地人工智能政策攻势的一次前置反击,同时也有助于美国企业在全球AI赛道中维持主导地位。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最新新闻发布会上对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实施的大规模加税政策表达出严重担忧。他表示,这一轮关税“远超市场预期”,可能引发通胀上升、失业率攀升和经济增速放缓的“三重冲击”。“通胀的初期影响可能体现在价格水平的短期跃升上,但如果市场预期转向结构性通胀,后果将更加持久且复杂。”鲍威尔称。对于就业市场,他警告称,关税对制造业与出口型企业的打击将迫使企业缩减招聘计划,从而影响就业恢复进程。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关税水平维持在当前高度,美联储实现其通胀控制与就业最大化目标的时间线可能被延迟至明年。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可能不得不在更长周期内保持紧缩,以对抗财政政策的副作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透露,他将在出访中东前发布一项“史上最重大”的公告。尽管具体内容仍属未知,但市场情绪已明显升温。摩根大通发布研报称,若该消息能有效刺激市场情绪并推升股指,短期内投资者应积极配置看涨期权,尤其是S&P 500指数相关衍生品。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计划在本周四至下周一之间发布该声明。摩根大通衍生品策略主管Bram Kaplan指出,当前市场波动率已趋于稳定,加上系统性策略的再杠杆化和多重催化剂临近,做多的风险回报比正在改善。这类“政策悬念+市场前瞻”的格局已多次出现在特朗普任期内,常常成为投机资金快速进出市场的风口。若公告最终涉及重大财政、外交或科技领域战略升级,标普500或科技股板块将成为首要受益方向。
在5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高频率提及“等待”(共22次),明确表达出联储不急于降息的态度。尽管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高关税政策已对经济形成下行压力,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不会贸然采取宽松立场来对冲贸易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美联储此举反映出一个关键判断:与欧洲、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不同,美国当前仍面临潜在通胀压力。“我们不能冒险在通胀尚未受到充分控制前过早宽松”,鲍威尔表示。他还指出,除非出现实质性的经济大幅放缓迹象,联储才会考虑采取快速降息措施。这一立场强化了全球央行间的政策分化:欧美央行多因需求疲软寻求降息,而美联储则因前期高通胀与财政扩张的压力,不得不延迟宽松时间窗口,甚至面临“滞胀式两难”局面。美联储的谨慎态度,也标志着未来美国金融市场将面临更复杂的政策博弈局势。
T.Rowe Price首席信息官Arif Husain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随着国会在夏季休会前通过财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上升,市场对美国财政扩张的预期迅速升温。在特朗普政府尚未全面推进其第二阶段减税计划的背景下,财政支出正在成为新的政策工具。财政刺激虽有望短期提振经济,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对国债市场形成巨大压力。Husain警告称,在通胀持续高企、全球央行同步宽松的趋势下,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可能动摇,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升至6%,为十余年来罕见高点。财政扩张、关税政策与高利率共同构成市场“高压锅”,一旦资本市场失衡,或将触发流动性危机与信用紧缩的新一轮循环。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认为,美联储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政策困境,其双重使命——控制通胀与维持就业——正逐步背离。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进一步压缩了联储的操作空间:一方面通胀因关税上升,另一方面就业和消费可能迅速下滑。“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降息,而在于何时敢降”,Shah指出,美联储或需等到第三季度末,经济数据全面显现疲弱,市场情绪转向明确之后,才有政策窗口。她还强调,目前联储的“不作为”本质上是一种被迫选择,更多是在为财政和行政政策“擦屁股”。这种局势若持续发展,将可能打破美联储作为独立央行的权威性,甚至迫使其在市场失控后采取激进反应。
据彭博社报道,英国央行将在本周四晚间宣布最新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至4.25%。在特朗普主导的全球关税战背景下,英国央行或首次对其外部经济冲击进行系统评估。由于通胀已趋温和而增长和消费开始疲软,市场预计英银年内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利率降至3.5%。如果本周如预期降息,这将是英国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进行连续降息操作。这一动向不仅标志着英国货币政策转向明确宽松周期,也揭示全球主要央行在高不确定性背景下同步进入“降息协调”阶段。尤其在美联储被困于高通胀而被迫按兵不动的背景下,英国、欧洲央行等宽松举措可能带动全球资本再配置,形成新的跨国利差套利循环。
据The Block援引Bitcoin Magazine首席执行官David Bailey发言指出,比特币正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从去中心化叛逆技术转变为国家安全和财政战略资产。他强调,越来越多主权国家正在考虑将比特币纳入外汇储备或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组合中。Bailey特别提到,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场、比特币ETF放行、以及MicroStrategy类公司的持续加仓,正推动比特币与传统加密资产分化。这意味着,比特币正在脱离“风险资产”的传统定性,逐步构建“数字黄金”地位。若趋势持续,比特币未来可能成为“无政府储备货币”,打破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结算秩序。这对传统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系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预示着全球金融秩序正处于结构性转折点的前夜。
动态 2024-02-01
新闻 2024-02-06
动态 2024-01-16
动态 2024-01-17
新闻 2024-02-01
新闻 2024-01-16
动态 2024-02-01
新闻 2024-01-17
新闻 2024-02-20
动态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