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美联储大幅降息的背后逻辑与影响

 2024-09-20  

上个月,在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ay Powell)明确表示,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引导美国经济从通胀冲击中平稳过渡。他强调,在恢复价格稳定的过程中,美联储将竭尽全力支持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这一承诺于本周三得到了兑现,鲍威尔宣布将美联储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至4.75%至5%的区间。这一举措标志着美联储自四年多以来首次进入宽松周期。更引人注目的是,美联储预测政策利率还将继续下降,预计到2025年利率将降至3.25%-3.5%的范围。

 

尽管降息幅度较大,但市场反应平稳,股票和债券市场几乎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德意志银行研究部副主席彼得·胡珀称这次行动为“创新性保险措施”,目的是为了维持经济稳定,确保经济软着陆。

 

此次决定也面临着政治压力。正值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前总统特朗普指责美联储的降息举措是出于“政治原因”,旨在帮助现任总统的竞选对手。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鲍威尔的决定具有深远意义。

 

鲍威尔的此举标志着他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关键时刻。过去几年中,全球疫情、经济萎缩和历史性的政府干预,以及供应链冲击都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在将通胀率控制到接近2%目标的同时,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稳健。此次降息,是为适应通胀下降和劳动力市场趋缓所做的调整。

 

降息不仅仅是应对通胀的措施,它更反映了美联储在平衡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的挑战。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的目标是将利率调整到“中性水平”,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状态。然而,面对未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风险,美联储还需谨慎处理后续降息的节奏。

 

此外,内部的分歧也为未来的政策增添了复杂性。在19名美联储官员的预测中,有两人认为应维持当前利率至年底,另外七人则预测今年将进行一次四分之一个百分点的降息。鲍威尔需要在美联储内部协调达成共识。

 

总之,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状况的选择,更是试图在政治、市场和经济压力下保持经济的平衡。未来的降息节奏与幅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和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